下载排行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快速响应热流/温度传感器制备与试验研究*
    杨庆涛,朱新新,王辉,白菡尘,裘进浩
    2020, 41(2):60-67.
    [摘要](134) [HTML](0) [PDF 1.62 M](1577)
    摘要: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在长时间试验中测量壁面温度和热流的要求,研究快速响应热流/温度传感器的制备工艺,介绍传感器在热流标定、表面温度测试和电弧风洞试验中的测试结果。利用光学显示设备对比研究三种不同的加压银钎焊工艺,结果表明无助焊剂的高纯度银钎焊工艺具有焊缝平整、厚度小、气孔少的优点。热流标定结果表明, 水冷条件下传感器的 98%响应时间约为 0.35s,热沉条件下约为 0.33s,在 0.42 MW/m2 ~2.11MW/m2 范围内,与标准传感器的偏差不大于 6%;表面温度对比测量表明,传感器所测温度与热流具有线性关系,可以反映表面温度对气动加热的影响;电弧风洞试验表明,传感器可以用于长时间热防护试验的热流测量。
    2  小卫星激光通信终端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杨成武,谌 明,刘向南,李晓亮,赵 卓,林 一
    2021, 42(3):1-7.
    [摘要](572) [HTML](0) [PDF 14.30 M](1071)
    摘要:
    在激光通信技术快速发展及商业卫星组网应用迫切需求的背景下,小卫星激光通信技术逐步发展成为商业卫星通信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首先,对近些年来国内外小卫星激光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性能指标特点进行了详细论述,归纳出轻小型化、低功耗、模块化、低成本四个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小卫星激光通信终端的四项关键技术,以期为我国小卫星激光通信终端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3  光电微系统技术发展综述
    崔大圣 刘峰 王璇 文艺
    2021, 42(5):28-42. DOI: 10.12347/j.ycyk.20210526001
    [摘要](468) [HTML](0) [PDF 16.03 M](963)
    摘要:
    光电微系统具有探测精度高、处理速度快、传输通量大等优势,在信息传输、目标探测和光子处理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本文综合国内外光电微系统产品和技术现状,重点从信息传输、目标探测和光子处理三个方面展开叙述,讨论了激光器、调制器、波导等光电器件,并对三维集成技术和光电微系统平台进行简介。简述了国内外有关光电微系统的发展计划,提出了国内发展独立的微系统平台和相关技术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4  太赫兹焦平面阵列成像技术综述
    牟进超 乔海东 刘娣 康忱 黄辉 张振华 李凉海
    2021, 42(5):43-54. DOI: 10.12347/j.ycyk.20210617001
    [摘要](788) [HTML](0) [PDF 9.71 M](811)
    摘要:
    太赫兹焦平面阵列成像技术是指以太赫兹波为载波或信息来源,以焦平面阵列为主体架构,兼具全天时全天候、凝视前视、高分辨率、实时视频成像等优点的先进探测感知技术,是太赫兹技术领域重要研究方向。首先回顾了太赫兹探测感知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重点介绍了几类典型太赫兹探测感知系统。然后,重点聚焦太赫兹焦平面阵列成像技术,分别介绍了太赫兹低频段(<1 THz)和太赫兹高频段(>1 THz)焦平面阵列国内外现状。最后,对像素级太赫兹探测器的一般性概念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5  射频微系统技术发展策略研究
    刘德喜 张晓庆 刘亚威 史磊 游月娟
    2021, 42(5):17-27. DOI: 10.12347/j.ycyk.20210809001
    [摘要](355) [HTML](0) [PDF 4.59 M](791)
    摘要:
    阐述了射频微系统在军民领域的应用情况,结合全球射频微系统研究现状,对射频微系统一系列典型技术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分析,同时根据我国射频微系统现阶段发展情况对现存问题和未来发展进行了思考。
    6  太赫兹雷达前沿探测成像技术
    王宏强 罗成高 邓彬 刘康 易俊
    2021, 42(4):1-17. DOI: 10.12347/j.ycyk.20210419001
    [摘要](323) [HTML](0) [PDF 3.84 M](780)
    摘要:
    综述几种典型的太赫兹雷达前沿探测成像技术。首先,回顾太赫兹雷达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实用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然后,分别从太赫兹雷达增程、前视成像探测以及雷达信号处理三个方面展开论述,梳理太赫兹单光子探测、里德堡原子探测、孔径编码成像、涡旋目标微动探测以及智能信息处理五种典型的太赫兹雷达探测前沿技术的研究背景、基本原理、技术优势等;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研究成果有望为突破太赫兹雷达在作用距离、探测体制等方面的技术瓶颈提供可行的技术途径,并进一步推动太赫兹探测机理、方法、器件和系统等全面创新发展,为战场侦察、精确打击以及远程预警等应用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7  弹载遥测系统总体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马文超 涂卫军 李科连 聂 荣
    2021, 42(6):78-83. DOI: 10.12347/j.ycyk.20210728001
    [摘要](401) [HTML](0) [PDF 11.27 M](777)
    摘要:
    弹载遥测系统主要用于导弹飞行试验过程中,完成导弹飞行试验数据的采编、调制、传输,与地面遥测设备配合完成试验数据远距离获取,即遥测任务。遥测数据为导弹及分系统设计验证、故障分析、试验结论评判等提供数据依据,是导弹研制过程中极其重要、必不可少的测量系统。结合导弹遥测系统技术发展趋势及笔者近年来创新性工程设计经验,详细阐述了包括弹载遥测系统架构设计、可编程式采编技术、优化供电技术及射频综合化技术等总体关键性技术,为弹载遥测系统提供总体设计新思路。
    8  太赫兹焦平面阵列芯片技术
    乔海东 牟进超 刘娣 康忱 黄辉 张振华 李凉海
    2021, 42(6):1-13. DOI: 10.12347/j.ycyk.20210817001
    [摘要](443) [HTML](0) [PDF 10.54 M](777)
    摘要:
    太赫兹焦平面阵列成像具有成像帧率高、凝视前视、实孔径成像的优点,是太赫兹成像技术中最具有可持续发展价值的技术途径之一。太赫兹焦平面阵列是太赫兹焦平面成像系统中的核心组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太赫兹焦平面阵列成像系统的灵敏度和分辨率。首先,介绍了太赫兹焦平面阵列的基本概念,包括系统工作原理、典型架构以及像素级太赫兹探测器;然后,分别介绍了检波式太赫兹焦平面阵列和混频式太赫兹焦平面阵列的发展现状;最后,总结了太赫兹焦平面阵列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
    9  全空域数字多波束天线技术研究
    翟江鹏 尹继凯 王金华 齐 昕
    2022, 43(2):10-16. DOI: 10.12347/j.ycyk.20211130001
    [摘要](319) [HTML](0) [PDF 1.79 M](633)
    摘要:
    针对航天领域全空域多目标管理使用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富勒烯结构的赋型数字多波阵列天线,介绍了数字多波束信号收发处理工作原理及赋形阵列结构设计方案,研究了基于赋型阵列天线的波束滑动行走模式、多波束工作模式、波束增强模式,建立了赋形阵列天线数学仿真模型,对阵列天线波束增益一致性、波束宽度一致性、多波束方向图、波束增强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验证了赋形阵列天线的优异性能。
    10  “太赫兹科学与技术”栏目编者按
    编者
    2021, 42(4):0-0. DOI: 10.12347/j.ycyk.20210715001
    [摘要](321) [HTML](0) [PDF 10.99 M](578)
    摘要:
    编者按
    11  全固态高重频电光调Q 激光器研究进展
    冉子涵,赵一鸣,李静,李之通,李祚涵
    2021, 42(2):1-12.
    [摘要](567) [HTML](0) [PDF 656.48 K](570)
    摘要:
    全固态高重频电光调Q激光器因具有高重频、窄脉宽、大能量的优势而广泛应用于激光雷达、激光测距、激光精密加工和光通信等诸多领域。介绍电光调Q元件的发展和增益介质的完善对提高激光器重复频率的影响,短腔法和腔倒空技术的应用对压窄激光器脉冲宽度的作用,双棒串接技术和主振荡功率放大技术的运用对增大激光器单脉冲能量的效果。对全固态电光调Q激光器的主要研究方向和关键技术进行总结,综述全固态电光调Q激光器在提高重复频率、压窄脉冲宽度和增大单脉冲能量三方面的研究进展。
    12  面向未来大容量通信的太赫兹无线通信技术
    雷于露,曹浩一,曾泓鑫,董亚洲,冯伟,丁科森,郝晓林,王正,张雅鑫
    2021, 42(6):14-37. DOI: 10.12347/j.ycyk.20210615001
    [摘要](270) [HTML](0) [PDF 8.96 M](568)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需求量快速增长,低频段频谱资源逐渐耗尽,无线通信频谱开始向着太赫兹波段(0.1 THz~10 THz)拓展,太赫兹通信技术已然成为未来大容量通信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围绕着太赫兹通信技术,介绍了太赫兹通信特点及其应用场景,太赫兹通信用核心元器件的发展,国内外现有成果对比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同时,分别对微波光子学太赫兹通信系统、全固态太赫兹混频通信系统和直接调制太赫兹通信系统三种不同架构的系统进行分析和讨论,并对太赫兹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应用场景进行了探讨。
    13  太赫兹超材料及其应用综述
    朱海亮 王开 邱昱玮 刘甘雨 牟进超
    2021, 42(4):18-35. DOI: 10.12347/j.ycyk.20210526002
    [摘要](399) [HTML](0) [PDF 7.93 M](558)
    摘要:
    在太赫兹波段高效响应的天然材料较为有限,制约了太赫兹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超材料是近年来兴起的人工合成电磁材料,可以通过其晶格单元形状、结构以及关键尺寸的设计实现人工电磁材料宏观电磁响应的调节,在太赫兹功能器件研制以及太赫兹波有效调控方面具有巨大潜力。总结了太赫兹超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及遇到的问题,概括了近十年来太赫兹超材料吸波体、调制器、天线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太赫兹超材料的发展方向及未来热点进行了展望。
    14  微系统Interposer测试技术与发展趋势
    秦贺 武昊男 魏晓飞 李晓龙
    2021, 42(5):63-69. DOI: 10.12347/j.ycyk.20210519002
    [摘要](256) [HTML](0) [PDF 1.61 M](544)
    摘要:
    随着微系统技术向三维立体集成不断发展,Interposer技术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是未来电子系统小型化和多功能化的重要技术途径,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和发展前景。关于Interposer的测试技术研究也提上发展日程。本文对目前Interposer测试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重点总结了研究机构在Interposer测试技术领域的研究现状,并对技术发展趋势做了简单展望。
    15  强海杂波背景下目标检测方法综述
    张先芝,尚 尚,戴圆强,刘 明
    2022, 43(1):13-20. DOI: 10.12347/j.ycyk.20210507001
    [摘要](186) [HTML](0) [PDF 1.46 M](524)
    摘要:
    高频地波雷达被广泛应用于海面目标的检测,而由于海杂波的分布散射具有很强的动态特性,通常情况下成为了海面目标检测的主要干扰成分。因此,在强海杂波背景下进行目标检测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抑制海杂波。从循环对消、子空间分解、模型预测以及分形特征这几方面对海杂波抑制技术进行综述、分析和总结,为后续对海面目标检测提供参考。
    16  星载柔性复合材料壳面可展开天线研究进展
    刘昊 杨留义 沈永正 杨雨田 史永康
    2021, 42(4):45-52. DOI: 10.12347/j.ycyk.20210315001
    [摘要](150) [HTML](0) [PDF 4.16 M](500)
    摘要:
    柔性复合材料壳面可在一定曲率半径范围内弹性弯曲收纳,展开后具有一定的自支撑能力,可为星载可展开天线研制提供新型解决途径。随着高应变薄壁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的发展,关于柔性壳面可展开天线的应用研究日益增多。综述了几类典型柔性壳面可展开天线反射面实现形式,分析了影响柔性壳面可展开天线发展的关键技术,为该类型天线反射面的研制提供了参考。
    17  太赫兹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与展望
    张恭 王斐 刘荣
    2021, 42(4):36-44. DOI: 10.12347/j.ycyk.20210425001
    [摘要](431) [HTML](0) [PDF 3.21 M](473)
    摘要:
    太赫兹(THz)波也被称作T射线,通常是指频率范围在0.1 THz~10 THz之间的电磁波。近几年来,随着太赫兹仪器的改进,太赫兹系统变得更容易使用,极大地促进了对许多潜在应用的研究。太赫兹波具有良好的探测能力和非电离的特点,其在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特性和动力学,以及在医学生物组织的成像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介绍了太赫兹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18  MEMS技术中的电镀工艺及其应用
    赵广宏,薛彦鹏,汪郁东,尹玉刚,陈青松,李 军
    2022, 43(1):29-40. DOI: 10.12347/j.ycyk.20210820001
    [摘要](352) [HTML](0) [PDF 17.42 M](473)
    摘要:
    电镀已经成为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技术中的一种重要加工手段,相比于传统意义的表面处理作用,MEMS技术中的电镀主要用于制作微结构。介绍了几种常用的以电镀为核心方法的微结构加工工艺和它们的应用领域。微结构加工工艺包括LIGA/UV-LIGA、EFAB、PolyStrata、TSV/TGV、MetalMUMPs等,结合设计好的光刻、镀膜、刻蚀等辅助微工艺技术,能够完成具有超高深宽比、多层堆叠、悬空、可动等特点的复杂三维金属微结构,并针对不同的使用需求,可以实现典型的微机械结构、惯性传感器、射频器件、异构集成、系统散热等功能应用,具有广泛的实用意义。
    19  微系统自唤醒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杨 登 张凌云 赵嘉昊
    2021, 42(5):1-16. DOI: 10.12347/j.ycyk.20210622001
    [摘要](298) [HTML](0) [PDF 5.01 M](470)
    摘要:
    微系统技术集信息获取、处理、交换、执行以及供能等功能于一体,已广泛应用于物联网终端,而物联网终端电池续航能力限制了其在各类场景中的应用能力。将自唤醒技术——一种能量管理策略——应用于物联网终端微系统,可实现微系统低功耗休眠与唤醒状态的自动切换。对微系统的自唤醒技术进行归纳与分析,根据微系统休眠时功耗特点的不同,将自唤醒技术分为四类。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微系统自唤醒技术主要应用场景中有效工作时长占比小、分布范围广、部署数量多等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微系统自唤醒技术未来发展与面临挑战的讨论表明,自唤醒技术在未来物联网的构建过程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20  北斗三号短报文低轨卫星测控应用研究
    刘保国,张国亭,郭永强
    2021, 42(1):1-6.
    [摘要](256) [HTML](0) [PDF 458.31 K](465)
    摘要:
    针对低轨卫星星座测控管理的全球覆盖需求和测控链路资源需求,分析北斗三号全球导航系统短报文用于低轨卫星测控的基本能力,描述应用北斗三号全球短报文进行卫星测控的系统组成、工作流程及各部分功能,识别用于卫星测控管理的相关关键技术,并提出关键技术的初步解决途径,给出测控应用模式建议。

    本期文章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下载排行